檢測機構告訴你,食品的天然著色劑有哪些?
生活中各類秀色可餐的加工食品都離不開食品著色劑的身影。色素主要分為合成著色劑和天然著色劑。很多食品的色素都是采用天然著色劑,對人體健康沒有危害。那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食品的天然著色劑有哪些?
天然著色劑大多取自植物、動物、礦物和微生物,在不改變色素分子結構的情況下提取出來。
1)甜菜紅
是以天然植物食用紅甜菜(紫菜頭)為原料,以水為溶劑提取得到的天然色素。在食品工業領域中多用于果汁、糖果、糕點、罐頭、酸奶等產品中。
2)胭脂蟲紅
從仙人掌上的雌胭脂蟲體內提取的一種天然色素,色調呈粉紅至紫紅。作為天然色素用于熱狗、草莓醬、蛋糕、餅干、糖果等紅色食品上。
3)辣椒紅
來源于辣椒的紅色,是食品工業里常用的紅色色素。常用于糕點、餅干和果凍。
4)紅曲紅
紅曲紅來自霉菌的代謝物(紅曲霉次級代謝產物)。經常用作給叉燒肉和玫瑰腐乳著色。
1)姜黃素
姜黃素是從姜科、天南星科中的一些植物的根莖中提取的一種二酮類化合物,是咖喱必不可少的原料。
2)β-胡蘿卜素
β-胡蘿卜素是比較常見的食用色素。它在植物中大量的存在,令水果和蔬菜擁有了飽滿的黃色和橘色。β-胡蘿卜素被廣泛應用于果醬、糖果。
3)胭脂樹橙
是用熱帶地區特有的胭脂樹的種子萃取出來的天然色素,對乳蛋白有良好的親和性,適用于奶酪和奶酪品;其色調由橘黃色到黃色;也用于肉類食品、糖果、焙烤食品、飲料。
1)金櫻子棕
是由薔薇科植物金櫻子的果實用溫水或稀乙醇提取后,過濾、濃縮而成。常見用于糕點、碳酸飲料。
2)可可殼色
別名可可殼,是由可可豆及其外皮制取,其主要成分為聚黃酮糖苷。可可殼色對淀粉、蛋白質著色性強。常見用于面包、餅干、糕點、碳酸飲料。
藻藍(淡、海水)
藻藍又稱藻藍蛋白,是一種從螺旋藻(藍藻)提取、加工而成的天然食用色素,其成分為藻藍蛋白,其顏色為蔚藍色,不僅顏色鮮艷,而且本身是非常豐富的蛋白質。常見用于冷凍飲品、糖果、果凍。
植物炭黑
植物炭黑又稱植物炭、炭黑、食用炭黑,為黑色粉狀微粒,無臭、無味,不溶于水和有機溶劑,是以植物樹稈、殼為原料,經炭化,精制而成。常見用于冷凍飲品、糖果、粉圓、糕點、餅干。
其實,無論天然著色劑還是食用合成著色劑,國家對其安全性都要進行嚴格的風險評估,只有通過風險評估、獲得批準才可以作為食用著色劑。
欲了解更多食用著色劑的使用范圍及使用限量,可關注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對于正規渠道購買的食品,其著色劑的安全性,消費者不需要太過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