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解讀食品檢測報告?
1、一看標識
通過標識,你可以對所拿報告的檢測機構情況有一個基本的了解。
首先,CMA(中國計量認證)是檢測機構進入檢測機構服務市場的強制性核準制度。它是對所有社會出具公正數(shù)據(jù)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和其它實驗室的認證。
其次,CNAS(中國合格評定國家人和委員會)主要是負責對認證機構、實驗室、檢驗機構等相關機構的認可工作。它是自愿申請的,不具有強制意義。
通常我們會看到CNAS前面會加上“ILAC-MRA”,這是互認標識,意味著這個公司的工作符合國際上通用標準。因此,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2、二看表頭
不同公司所出的表頭各不相同,但又大同小異。基本項目包括:序號、檢測項目、單位、檢測方法、方法檢出限、檢測結果等。
值得一提的是“方法檢出限”,大家都有一個誤區(qū),認為它就是評價產品合格的限值。其實,它只是對所用檢測方法的一個評價指標,數(shù)值越小,表示這種方法的精密度越高。
3、三看數(shù)據(jù)
檢測報告數(shù)據(jù)重要,也是大家關心的,它直接決定了產品是否合格。
上面已經說明,方法檢出限與測試結果沒有任何關系,那么檢測結果和什么做比較呢?
這個時候國標就出現(xiàn)了,例如,產品農殘的參考標準是GB 2763-2014,重金屬的參考標準是GB 2762-2012。檢測結果與國標比較,從而判斷該產品是否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