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檢驗檢測報告如何形成?
一、食品檢測報告意義
檢驗檢測報告是檢驗檢測機構依據標準、技術規范等對樣品實施檢驗、檢測得出的檢驗數據、結果后出具的證明文件,是檢驗檢測機構的主要“產品”;也是檢驗檢測生產性服務業支撐國家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產出。檢驗檢測結果的科學性、準確性、公正性和規范性,對于經濟社會的發展、百姓日常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
目前,盡管相關國際標準、行業標準對于檢驗檢測報告格式提出了一定要求,但通用性的規范要求尚難以滿足不同行業領域的治理要求。從監管部門調查掌握的數據來看,近年來因檢驗檢測報告格式不規范、不嚴謹引發的法律糾紛仍呈逐年上升趨勢,主要包括標準依據列載不規范、不充分,樣品描述信息不規范,報告編號等更正信息不嚴謹,法律救濟措施說明不完整,法律責任不明確等,極易引發爭議,嚴重影響檢驗檢測機構及其檢驗檢測報告的公信力和權威性。
檢測報告編制原則
結構完整
內容詳實
結論準確
形式美觀
檢測報告的分類
1、表單類:
一般比較簡單,主要以表單的形式將檢測的指標匯總在一起,結構簡單、一目了然;
2、綜合類:
將多項多種檢測指標或產品參數分別進行統計匯總,輔以圖表、文字,綜合評判某產品或項目的質量情況。此類報告需要清晰的思路和科學的分析方法。
檢測報告的組成(宏觀)
內容
表現(形式)
檢測報告內容組成三要素
檢測依據
檢測數據
檢測結論
檢測報告表現組成
頁面設置
字體、字號
段落設置
樣式設置
如何提高報告編制水平?
多讀專業文獻或論文;
多寫工作心得和工作日記;
善于統計,善于分析;
提高自身的審美修養;
創新思路,獨僻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