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檢測為什么要測定細菌菌落數?
在我國食品衛生管理中,微生物指標分為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霉菌、酵母菌和致病菌。它們造成食源性疾病,可表現為輕度不適應慢性疾病甚至有生命危險。致病菌是我國食品衛生標準規定的食品安全殺手“不得檢出”。微生物會導致食物腐敗和變質。由微生物毒素(致病菌、寄生蟲)和傳染病(肝炎病毒)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中國食品安全的首要問題。
食品菌落總數的測定是食品衛生檢查的重要指標。
菌落總數測定是用來判定食品被細菌污染的程度及衛生質量,它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以便對被檢樣品做出適當的衛生學評價。菌落總數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食品衛生質量的優劣。
食品菌落檢測是確定食品污染程度的重要方式。
這種方法也可以用來觀察食品污染過程中的細菌標志,也可以用來觀察食品繁殖中細菌的動態,從而為被檢樣品的衛生評價提供依據。菌落總數嚴重超標,說明其產品的衛生狀況達不到基本的衛生要求,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加速食品的腐敗變質,使食品失去食用價值。消費者食用微生物超標食物,易患痢疾等腸道疾病,可引起嘔吐、腹瀉等癥狀,危害人體健康安全。